小麦灌浆期是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,通过同化作用储存在种子内,形成籽粒的一个阶段,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当前,我市小麦正处于灌浆期,这一阶段尤其要注重防范病菌、害虫的侵害及“干热风”的影响。
干热风,亦称“干旱风”、“热干风”,习称“火南风”或“火风”,它是一种高温、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。干热风发生时,温度显著升高,湿度显著下降,并伴有一定风力,植物蒸腾作用加剧,若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,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、千粒重下降,秕粒严重甚至枯萎死亡,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提升。
干热风等级判别指标如下:
高温低湿型干热风指标
日最高气温℃ | 14时相对湿度% | 14时风速m/s | 干热风等级 |
≥32 |
| ≥2 | 轻 |
≥35 |
| ≥3 | 重 |
根据天气预报,未来两周我市温度偏高、降水偏少,小麦“干热风”灾害发生风险系数较高,广大麦农要密切关注干热风预警信息,做好小麦田间管理工作,促进小麦粒重的增加,确保今年的小麦丰产丰收。
1.喷施叶面肥预防“干热风”。喷施叶面肥是小麦生长后期满足养分需求、防干热风、防早衰的最简便有效的措施。在干热风来临之前,叶面喷施一次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,有利于增强植株保水保肥能力,补充叶面营养,提高叶面光合强度,可有效改善小麦生理机能,预防植株早衰,促进麦穗灌浆,增强小麦抗御“干热风”的能力。可在上午10点以前、下午4点以后进行喷施,可单喷也可结合“一喷三防”综合进行。
2.做好“一喷三防”综合防控病虫害,促进小麦健壮。高温干旱利于麦田蚜虫的繁殖,为防控穗蚜、白粉病、叶锈病等对麦田造成危害,可以科学混配喷施戊唑醇、高效氯氟氰菊酯、吡虫啉、磷酸二氢钾等进行“一喷三防”,可有效提高粒重,达到防病治虫、防“干热风”和防早衰的目的。
3.科学喷灌预防干热风。对土壤墒情差又有喷灌条件的麦田,可适当进行喷灌、微喷灌或滴灌,满足小麦灌浆对水分的需求,同时增加土壤湿度,增加田间湿度,降低冠层温度,改善田间小气候,预防和降低“干热风”危害。田间补水应选择无风天气,避免大水漫灌,发生麦田倒伏,造成产量降低,没有喷灌、滴灌条件的麦田不建议再进行田间补水,否则造成小麦倒伏减产,得不偿失。
4.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。应及早做好收割机、运输机、烘干设备的检修,做好农机用油、仓贮设施的准备,做好农机手培训,提高田间作业质量,千方百计做好机收减损工作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尽量避开连续阴雨天气,防止麦穗发芽和“烂麦雨”,确保做到颗粒归仓。
近期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干热风预报信息,请广大麦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防范和减少可能出现的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,做好小麦防灾减灾工作,确保夏粮丰产丰收。